第一头条|学习有方|学而时习|习文乐见|春风习来|学习书架
中国习观>正文

打造“四个典范” 习近平:共创上合组织更加美好明天

发布时间:2019-06-15 13:19:10 | 来源:中国网 | 责任编辑:张静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14日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从“上海精神”中发掘智慧,从团结合作中获取力量,把上海合作组织打造成团结互信、安危共担、互利共赢、包容互鉴的典范,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中国习观》为您梳理重点内容。

 6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丁林 摄


     “四个典范” 构建更加紧密的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

       国家主席习近平用“四个典范”,提出中国倡议,呼吁上海合作组织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要把上海合作组织打造成团结互信的典范。

       要把上海合作组织打造成安危共担的典范。

       要把上海合作组织打造成互利共赢的典范。

       要把上海合作组织打造成包容互鉴的典范。

     “团结互信”“安危共担”“互利共赢”“包容互鉴”,强调是各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合作,平等协商,互利共赢。在团结互信的基础上,深化政治、安全、经贸、金融、投资、交通、能源、农业、人文等领域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各成员国之间互联互通,成为不同政治制度和不同文明的国家间建立平等伙伴关系的典范。


       多次提及“上海精神”

       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国家主席习近平曾指出:上海合作组织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强劲合作动力,根本原因在于它创造性地提出并始终践行“上海精神”,主张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

       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发表重要讲话时,习近平主席仍多次强调秉承“上海精神”的重要性。“要把上海合作组织打造成团结互信的典范,根本原因在于始终遵循‘上海精神’、不断加强团结互信。”

       从青岛到比什凯克,“上海精神”是习近平主席提及的高频词,是上海合作组织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加强务实合作的根本原因,是推动上海合作组织不断在新起点上取得新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各成员国在各领域合作不断走深走实的强大支撑。

      “上海精神”是上海合作组织核心价值和共同理念,根据形势变化和组织发展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是推动上海合作组织走向美好未来的不竭动力。


 6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习近平抵达阿拉尔恰国宾馆会议中心大厅,受到吉尔吉斯斯坦总统热恩别科夫热情迎接。 新华社记者 丁林 摄


       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务实合作

       要把上海合作组织打造成互利共赢的典范,习近平主席提出:要认真落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充分利用本地区国家独特优势,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各国发展战略及欧亚经济联盟等区域合作倡议深入对接。

       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多方面务实合作,是习近平出席多个重大外交场合,双边会晤、多边会晤时,重点提出的内容。与当地发展规划相对接,发挥合作对象的发展优势,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寻求更多的合作潜力,不断挖掘新的合作潜力,开辟新的合作空间,推动地区融合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果。

      倡导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不断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落地实施,实现全方位互联互通。中国倡议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考虑各国发展的根本利益,必将助力上海合作组织发展取得更多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