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习观>正文

【学习先锋】“鼠”于你的中国年(下)

发布时间:2020-01-17 13:10:00 | 来源:中国网 | 责任编辑:蔚力

【编者按】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

春节,俗称“过年”,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积淀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凝聚着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期盼与记忆。专访民俗专家王作楫来讲一讲关于过年的这些习俗,并谈一谈传统优秀民俗文化传承的趣事。

“过年三问”:为什么?什么时候?怎么过?

春节年年过,关于为什么过年,什么时候开始过年,怎么过年这三个问题有没有正解呢?

“源于腊记”

为啥要过年?王作楫说原因有三:其一是源于远古时期一种名为腊祭的活动。腊祭是为了感谢神灵和大自然,因为神是由人创造用以寄托理想、追求和愿望的。感谢神灵、大自然赐予人的一切;其二,古人称冬季为魔鬼的季节,寒冬腊月寸草不生,树叶全落了、果实不结了、庄稼不长了,古人称之为“鬼节”,想让它赶紧过去,开春好继续耕种生产;其三,人是由祖先代代相传的,以此来纪念祖先流传下来的宝贵的生存及生活经验,所以远古到今都要过年。

“过年起始”

王作楫介绍,说起过年的时间节点,也是有了历法之后,夏代开始出现历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时间的概念相对成熟,基本上有了一个年的概念。最早我们没有春节这个说法,它叫改岁,献岁,岁就是年,改岁就是辞旧迎新,再往后开始叫元日、元旦,再后来出现了春节的概念。春节历史渊源深远,民族特色浓郁,有一个相对完整的传承过程,从古至今,在传承当中不断的与时俱进,让年更完善,内容更丰富多彩、更健康。

每一年过年也有一个时间段,《年节歌》里这么唱的:小丫头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中国人的“年”既神圣而又充满欢乐,每一天都有着不同的讲究。王作楫解释道,以前从腊八开始一直到“二月二龙抬头”,才是一个完整的中国年。腊八开始送信,送信之后到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最后到整个正月。旧的民俗讲究结了婚的女孩子不能让丈夫守空房,不能回娘家过夜。春节最重要的主题是团圆,而这一习俗与之相违背,不免是一种人生遗憾。因而有“二月二、接宝贝,接过来、掉眼泪”一说,把结了婚的女儿接回家,年也顺势延长至二月二,弥补母女未团圆的缺憾。至此骨肉团圆,亲情团聚,才算过一个完整的中国年。

“好好过年”

“小丫头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祭灶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大年初二走亲友。”王作楫说,如何过好一个中国年,一首韵律简单、节奏欢快的《年节歌》将其介绍的明明白白的,它虽然有点土,有点俗,但是有年味,土中带洋、俗中有雅,所以能够世代相传。

年夜饭是这一年的最后一顿饭,又叫辞旧迎新饭,所以中国人在吃年夜饭上很讲究。讲究到什么程度呢?要做12道菜。王作楫介绍到,这12道菜包括4个凉菜,8个热菜。4个凉菜叫四平,8个热菜叫八稳,年夜饭叫“四平八稳”,寓意平平安安、稳稳当当渡过旧的一年,迎接新的一年。

寻迹“年味儿”

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生活节奏加快,庆祝新年的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但很多传统的年俗现代人不再了解,传统过年的味道逐渐淡化。谈及寻找“年味儿”,王作楫支招“先创造年味儿”。

“贴”出来的年味

过年之前,先用“八大红”把年味儿充起来。所谓“八大红”即福字、春联(春条)、斗方、窗花、门神、年画、灯笼、挂笺,都带红色。不必八样俱全,单有一两样年味也就有了。

制造年味,各有不同。王作楫讲“有的贴春条,春条因其张贴位置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吉祥之意,床对面墙上贴‘抬头见喜’、门外对墙上贴‘开门见喜’;有的贴菱形的斗方,四个字形成一个组合字,如日进斗金、黄金万两等;还有的贴挂笺在门檐上,原来叫拒穷,意指拒绝贫穷。”

“挂”出来的年味

大红灯笼高高挂,欢欢喜喜过新年。过年挂灯笼是创造年味的方式之一,红色代表喜庆,圆形灯笼寓意团圆美满,红灯笼象征着平安祥和、红红火火。

比如天安门前八盏又红又圆的大灯笼,有圆圆满满、团团圆圆的吉祥之意。“挂灯笼是由咱们老百姓发明的习俗。家家挂起红灯笼,红红火火的年味就有了,若把‘八大红’都布置好,年味就更足了。”王作楫笑着说。

“响”出来的年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过年放鞭炮也是展现年味的一种重要方式。

近年来因为环境治理开始禁放鞭炮,有人抱怨说年要过的“带响”,不让放鞭炮就没有年味儿了。“放鞭炮既危险又污染环境,不放鞭炮,照样可以过个热热闹闹的‘响年’。”王作楫建议,过年时,家家户户在门上插个风车,叮铃叮铃,转出欢乐之声;孩子们把空竹抖起来,嗡嗡作响,抖出和谐之声。风车与空竹,一个靠风吹、一个凭人抖,人与自然共同唱响一个欢乐和谐的中国年。

中国“节物”带起中国节日

我们单知道清明节踏青、元宵节赏灯,却不知它们还是中国的情人节,而外国的情人节大家过的很热闹。这是为什么呢?王作楫解释道:“圣诞节的圣诞老人、情人节的玫瑰花,都是很重要的节物。人们通过节物来纪念节日,而中国一些传统节日缺乏标准的节物,所以不被人所知晓,甚至被遗忘。”

那春节的节物到底是什么呢?“很多人不知,其实春节的节物是财神爷。”王作楫说,大年初二迎财神,要把财神请进来。以前过年要去财神庙,请财神、接财神、供财神,一样也不能少。三十晚上,很多穷苦人家的孩子把财神爷像印在一张很粗糙的纸上,到各家门口喊“送财神爷”,以此换取一些零花钱。虽是“送财神爷”,但要付钱,而且被送的人家不能拒绝,因为拒绝就意味着把财神爷送走了。“那时候节物是一张纸,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财神爷的呈现方式也多种多样,有立体的、有电子的,不仅仅是一张纸那么简单了。”所以可以通过带有中国元素、凝聚中国文化的一些节物,带动起人们崇尚过中国节日的氛围,同时也能让中国节日文化走进百姓日常。

中国传统文化是做人的文化。要做事先做人,学会了做人,自然就能把事情做好。对此,王作楫说:“怎么做人?怎么做事?怎么做好人?怎么做好事?做人难,做好人更难;做事难,做好事更难。如果又要做好人,还要做好事,那叫难上加难。但再难也得做好人、做好事,这样财神才能保护你。 ”

保护民俗文化之根,“传承承传再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过年也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要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对此,王作楫表示,传承二字至关重要,传承还需要倒过来理解,即承传,传承承传再传承。

“我写了近10本关于民俗文化的书,读者多为中老年人,其实不是年轻人不喜欢,只是缺乏一个良好的契机让他们了解民俗文化。”王作楫笑着说,有时讲民俗文化,要通过表演节目的方式,比如唱一段京剧,这样的形式很受欢迎,去学校给孩子们讲课时孩子们掌声不断,一个节目结束常常被要求再讲一个,这是以前讲课时从未遇到过、也不敢想的,但是在2019年曾多次反场,这说明大家并非对民俗文化不感兴趣,是传播的形式需要改进。

保护民俗文化之根,首先要从娃娃抓起。“现在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读书很重要,我从小就是读书破万册,仅西洋文学我已经阅读上千册,中国文学则更多。”王作楫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那就一定在“黄金屋”中把书读,光凭手机上网浏览,效果像走马观花、像秋风扫落叶,留不下更深刻的印象。“希望孩子们从小多读书、读好书。新媒体固然重要,但读书也不能被大家遗忘。通过读书才能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进而将其更好地传承下去。”

最后,王作楫呼吁,随着传播形式日益多样化,希望各类媒体多方联动,运用直播、短视频等多种交流方式,通过一个故事、一个短片,吸引更多的人来了解民俗文化、记住它、传承它,共同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