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头条|学习有方|学而时习|习文乐见|春风习来|学习书架
中国习观>正文

总书记提出的农业节水化,路在何方?

发布时间:2020-06-10 17:51:46 | 来源:中国网-中国习观 | 责任编辑:姚宇琛

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赴宁夏贺兰县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考察时强调,要调整种植结构,保护好这里的水资源,积极发展节水型农业,不要搞大水漫灌。农业为什么要节水化?农业节水路在何方?中国网《中国习观》为您解析。

农业为什么要节水?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据水利部统计,2018年我国水资源总量达27462.5亿立方米,同比2017年下降4.5%。我国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衡,以西北为代表的全国四分之一省份面临严重缺水问题,这些省份人均年均淡水资源量少于500吨,不足世界平均水平1/12,水资源短缺情况严重。

农业是用水大户,2018年我国农业用水总量达3807亿立方米。《国家农业节水纲要(2012—2020年)》指出,近年来农业用水量约占经济社会用水总量的62%,部分地区高达90%以上,农业用水效率不高,节水潜力很大。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现,造成我国部分地区农作物减产,给农业用水和粮食生产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在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农业节水,在农业用水量基本稳定的同时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灌溉保证率,是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

《国家农业节水纲要(2012—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亿亩,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3亿亩,其中新增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面积1.5亿亩以上;全国农业用水量基本稳定,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以上;全国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面积达到5亿亩以上,高效用水技术覆盖率达到50%以上。

近30年来,我国用水效率逐步提高。全国新增灌溉面积3亿亩以上,农业用水总量基本稳定,农业用水效率得到显著增加,粮食用水效率从每立方米0.83公斤提高至每立方米1.03公斤。

农业节水化路在何方?

我国人多地少,保持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必须做好农业节水这篇大文章,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推进农业节水工作:

推进品种节水。加快选育推广一批抗旱品种,提高水分生产效率和抗旱保产能力。

推进结构节水。立足水资源调减,调整优化品种结构,重点是调减耗水量大的作物,扩种耗水量小的作物,大力发展雨养农业。

推进农艺节水。因地制宜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和高效利用。集成推广深耕深松、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技术,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

推进工程节水。完善农田灌排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管道输水,减少渗漏蒸发损失,提高输水效率。

推进制度节水。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合理确定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灌溉定额和用水价格,增强农民节水意识。

此外,高标准农田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主战场,应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同步实施高效节水灌溉,提高灌溉水利用率。2019年,我国新增高标准农田8150万亩,统筹推进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新建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

由此可见,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现实需求,要不断完善农田灌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喷灌、滴灌、管灌等高效灌溉技术,提高输水用水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