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彩观点

推动全面深化改革 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

发布时间:2018-07-24 09:24:05 | 来源:宁波日报 | 作者:颜晓峰 | 责任编辑:魏博

 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巨轮已经行驶了40年,冲破惊涛骇浪、进入扬帆远航,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向大海深处、向壮丽景色疾速挺进。党的十九大系统总结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重大突破,精辟概括党领导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结晶和基本方略。1月26日,在十九大之后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凝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力量,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这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新的动员令,是迎接改革开放40周年,将改革开放推向新的历史高度和实践深度的再布局。

一、全面深化改革是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的核心内容

中国共产党97年的历史,是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改革开放40年书写了伟大社会革命的崭新篇章和壮丽画卷。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和继续。社会革命是一个内涵极为广泛、领域极为宽阔的范畴,全面深化改革就其对象的广泛性、性质的深刻性、效应的长远性而言,可以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的核心内容,是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的鲜明标识。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中国社会主义进入了改革开放时代。40年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始终不渝地推进以改革开放为主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国内形势如何波动、社会思潮如何走向、党内意见如何不同,我们党坚持改革开放的路线从未退缩,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决心从未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从未偏离。一条路线、一个方针的利弊得失,往往经历的时间越长、积淀的年份越久,越能得到更为真实准确的评判。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改革的路程不是一帆风顺,改革的设计不是完美无缺,改革的结果不是皆大欢喜,改革的评价不是众口一词,但历史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改革开放让中国的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让社会主义的生机盎然、活力迸发,让马克思主义在东方大国获得空前的大发展。在改革开放4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党中央决定隆重庆祝这个历史性纪念日,既是对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中华民族过去的非凡40年致敬,更是对未来的几十年乃至更长时期党、人民和民族走向的一次再定向、再宣示、再发动。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全面深化改革赋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生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个重要起点,就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化改革全盘推出、步步深入。4年多来,党领导人民蹄疾步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压茬拓展改革广度和深度,推出1500多项改革举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阻碍发展活力和社会活力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动力,以其新的能量、新的力度、新的气势,决定着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的广阔空间和深层变化,塑造着新时代的全新风貌。

继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必须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一以贯之地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新的伟大革命继续下去,一个根本要求,就是要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的基础上,不停步、不懈怠、不犹疑,坚定不移将全面深化改革引向深入,在进一步落实改革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上取得新成效,在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坚决防止党内形成利益集团上取得新突破,在以全面深化改革带动伟大社会革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上取得新进展。社会基本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矛盾,社会革命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重大推动作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是社会主义中国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最为重要的步骤,这个伟大实践对于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重大意义,对于中华民族崭新面貌的塑造,从内容到形式,从实质到现象,从总体到局部,从有形到无形,从器物到人,都是一场前所未有的伟大社会革命。社会革命有多种方式,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改革是社会革命的基本方式和最佳途径,是我们党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伟大创造。全面深化改革,是改革开放的继续、拓展和深化,是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的集中体现,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根本途径。

二、全面深化改革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强大动力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征程最为关键的路程、最为壮观的画卷,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历史、民族和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交付的大考答卷。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必须披荆斩棘、过关夺隘,全面深化改革是通向远方的开路机、架桥船。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夯实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制度和治理基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总目标,总结了党领导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着眼于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筑牢制度和治理基础,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涵之一。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要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更完备要求随着社会系统的复杂程度增强,增大制度的覆盖面;更稳定要求随着社会运行的有序程度增强,提高制度的规范性和延续性;更管用要求随着社会管理的法治程度增强,充分发挥制度的导向、激励、协调、控制功能。国家治理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现代化潮流的重要方面,是各个国家依据基本制度框架、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发展需要,着眼提高治理质量、效能、水准,促进国家有序、协调、稳定运行的治理变革与创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制度是治理之本,依靠制度进行治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规范是治理之要,推进规范治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要点。程序是治理之道,依照程序实现治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如期实现。全面深化改革首先是经济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只有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也才能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全面深化改革,既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发展方式转变,也包括经济体系变革。要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改革开放的题中应有之义,这就要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要求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更好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继续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交流合作。

解决社会新的主要矛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人民需要包括更为广泛的领域、更为丰富的内涵、更为提高的层次、更为自主的选择;从改变落后的社会生产状况到改变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状况,矛盾更具复杂性多样性,任务更具精准性差异性,标准更具现代性综合性。解决新的主要矛盾,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不仅是物品生产创新的供给不足,而且也是制度、治理、机制、服务等领域生产创新的供给不足。转变这种状况,都需要全面深化改革,解决体制机制性障碍、利益羁绊性障碍、人的效率性障碍。进一步而言,即使通过改革达到了平衡且充分的发展,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性保障和人的传导,这些发展成果也不一定能够自动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仍然需要全面深化改革,解决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由此可见,全面深化改革是解决新的主要矛盾的必要条件。

三、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凝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力量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成就与重大矛盾同时存在,光明前景与风险隐患同时存在,发展动力与发展阻力同时存在。这是一个唯有坚定改革才能解决重大矛盾的新时代,是一个唯有攻坚克难才能化解风险隐患的新时代,是一个唯有自我革命才能根除发展阻力的新时代。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九大的30多年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兴旺发达之道、民族飞跃之道、人民幸福之道;从十九大到本世纪中叶的30多年实践还将继续证明,全面深化改革仍然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之道、中国对人类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之道。

思想再解放,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凝聚思想力量。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先导,思想解放,改革开放才能破冰而行。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思想再解放,从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从而把全党和全体人民的思想力量凝聚到新的思想坐标上来,牢固树立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十九大报告指出,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只有思想再解放,才能推动历史车轮、顺应时代潮流,才能奋进不止、搏击不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思想再解放的精神动力和理论指导。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本身就是理论再提高、思想再解放的过程。

改革再深入,坚决破除一切顽瘴痼疾,凝聚人民力量。改革开放40年来,改革越是前行,越是触及到深层次矛盾,越是进入深水区,就越是遇到重大阻力。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形成了新的利益关系、利益格局,其中有的是固化利益、既得利益,构成利益藩篱、利益壁垒,成为前进发展的重大阻力。只有以党和国家命运、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原则,只有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才有这样的决心和毅力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打破既得利益的羁绊。如果不思进取、不谋变革,就不可能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就会造成党的肌体僵化。全面深化改革,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必然要求。改革是人民的利益所系、希望所在,是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奋斗的旗帜。全面深化改革,瞄着人民的强烈呼声、迫切愿望改,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就能在最大程度上凝聚起人民力量。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深刻革命,就是要推进社会公平正义,改革利益分配机制,克服利益关系调整、利益格局重塑遇到的重大阻力,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

工作再抓实,真正落实改革举措,凝聚实践力量。全面深化改革能否取得成功,关键是要在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调整深层次利益格局上再拿下一些硬任务,重点推进国企国资、垄断行业、产权保护、财税金融、乡村振兴、社会保障、对外开放、生态文明等关键领域改革。中央推出的1500多项改革举措,覆盖空前、力度空前、缜密空前,必须尽全力将其全面落实、真正落实、渐次落实。如果只是停留在文件上、会议上、口头上,甚至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那就是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初衷相悖了。理论和实践相统一,政策和效果相统一,纲领和行动相统一,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方法论,也是伟大社会革命和党的自我革命的实践要求。实践的力量来自党的领导,来自人民的创造,来自制度的驱动,而这些又有赖于全面深化改革所塑造的全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