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世界理想和行动方案,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科学认识、关于未来的崇高理想、关于改造世界的积极行动的有机统一,是对唯物史观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是一部充满冲突和战争的历史,但这并不意味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只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理想;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主要是由商业资本的世界性扩张推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的历史将会永远延续资本扩张的强制性逻辑和由它导致的文明冲突的国际秩序。习近平说: “历史无法改变,但未来可以塑造。”人类的历史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人类的未来取决于人们的理想、认识和行动。没有对人类美好未来的理想指引,没有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没有这两者有机结合之下的人类实践,就没有人类社会历史的进步。历史是人创造的,而人正是在理想的指引下,通过对历史规律的认识和根据认识而进行的行动创造了历史。习近平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系统思想,体现了人类美好理想和科学认识的有机统一。这一思想从和平、发展、公平、正义的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出发,在理性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和科学分析世界发展大势的基础上,提出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历史进步的行动方案,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推向了一个新的时代高度。
在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思想,用世界历史理论阐释了15世纪之后由于世界市场的形成而出现的世界一体化的历史。在马克思看来,这种“世界历史”的形成是生产力迅速发展基础上各民族普遍交往的结果,即民族交往的扩大使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走向“一体化”,整个世界形成为有机的整体。和黑格尔将世界历史归结为绝对精神推动的结果不同,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的实质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辩证统一,即具体民族的历史与世界历史的辩证统一。马克思和恩格斯说:“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世界历史的思想使马克思能够超越地域民族的和阶级的狭隘眼界,把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纷繁复杂的社会历史归结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的历史,从而把握了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世界历史的理论也使马克思能够将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哲学论断落实于对近代以来人类历史体现的必然性的考察,并将作为价值的共产主义理想与作为事实的历史发展统一于改造社会的实践。这为他开创以实践为基础、以事实与价值相统一为方法论原则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前提。
作为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为科学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方法论指导,而这一世界历史理论也在社会主义实践发展过程中不断获得丰富与发展。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极大丰富和深刻发展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内容。
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所开创的“当代世界历史理论”。十九世纪的世界经济一体化还只是一种初露端倪的发展趋势,伴随着交通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今天的经济全球化已经真正将世界联为一体,马克思当年天才的理论推演已经变为真实的现实。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当代世界出现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全球化与逆全球化浪潮彼此交错、和平力量增长与毁灭性战争风险同时并存、文化多样性与文化融合的矛盾不断显现、征服自然与保护自然的理念相互纠缠,等等。这些问题并不是近代西方商业资本扩张过程中世界经济一体化所造成问题的简单延续,而是新时代中的新问题,因此需要以新的理论加以回答。习近平提出的坚持对话协商、坚持共建共享、坚持合作共赢、坚持交流互鉴、坚持绿色低碳的理念和行动方略,就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历史理论最好的丰富和发展。
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原则的捍卫和发展。虽然唯物史观坚持事实与价值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但马克思从他那个时代激发无产阶级革命热情的急迫需要出发,主要从历史运动客观规律的角度,而没有从道德规范的价值角度考察世界历史。有人据此批评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决定论基础上的历史单线论。这种批评固然是错误和片面的,但它也说明我们在阐明世界发展大势时,需要全面运用事实与价值相统一的原则,用崇高的道义占据制高点,而不是仅仅诉诸事实性措述。习近平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以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道德理想,以当今世界格局和发展趋势为事实依据,并将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对于人类应当怎样共存和能够怎样共存的问题给出了科学而又有道义高度的回答。这一回答坚持和捍卫了唯物史观事实与价值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
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当今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人类共存理想。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而这一崇高理想是通过社会主义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实践实现的。不同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总是立足于他们的时代,通过回答时代的问题推进这一崇高理想的实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冷战结束以后,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也呈现出全新的特点,国际范围内的阶级矛盾与文明冲突相互交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同时并存。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习近平立足于中国和世界的社会主义实践,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和方略,对世界和平和发展作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回答。这一回答不仅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和谐共存的世界理想的中国表达,而且也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对这一崇高理想的时代表达。
(摘自王新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构想和行动方案》, 2018-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