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它的内涵是不断发展着的,是动态变化着的。在带领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党首先是遵循实事求是原则,调整了实现现代化的时间进程,在“两步走”战略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的时间节点是20世纪末。但“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概念,现代化的标准具有世界性。在实现“两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目标以后,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和世界现代化标准,我们无法在 20世纪末实现用世界标准衡量的现代化。因此,1979 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才使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他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并在 20 世纪 80 年代形成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这样把世纪之交作为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即“小康社会”,将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时间延后 50 年。
在遵循实事求是基本原则的同时,党还坚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内涵。在前30 年中,把现代化目标由“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调整为“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进入新时期后,现代化目标不断丰富和发展,“两步走”中的现代化主要强调的还是经济现代化,20 世纪 80 年代后先定位为“富强、民主”的现代化,即经济现代化和政治现代化,后又定位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即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进入 21 世纪后,又进一步定位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即除了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又加上了社会现代化,并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
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相应,小康社会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20 世纪80 年代邓小平说的世纪末的小康社会还主要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 800 美元,在 1990 年“八五计划建议”中描述的小康社会则表达为在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 年翻两番的基础上人民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生活资料更加丰裕,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健康水平继续提高,社会服务设施不断完善。进入 21 世纪在达到总体小康基础上,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 20 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并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方面的目标。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都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艰巨,一是因为目标越来越丰富,要求越来越具体。二是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但从内容上“全面”,并且“一个不能少”,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极为突出,“十三五”规划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规划,补齐短板任务艰巨。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虽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变,但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有了很大的变化,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国内国际条件与以往有了很大不同,这加大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难度。
从 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开始进入新时期以来,实际上中国经历着四大历史性转变,一是从传统的农业国家转变为现代化的工业国。二是从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从封闭社会转变为开放社会。四是从低收入国家进入到中高收入国家。这些历史性转变,在过去将近 40年时间里,为作为后发国家的中国提供了足够的发展动力和发展空间,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这种动力和空间越来越小。
一是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一般是产业结构的不断提升和优化,中国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无论是产业的产值结构还是就业人口结构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走完了工业化的初级阶段,进入了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在这个过程中,顺应了工业化的一般规律,也有先行工业化国家的经验可以参照。但在目前阶段,如何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如何发展先进的制造业,如何发展现代服务业等一系列新型工业化中面临的问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遵循和借鉴。二是在从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市场经济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足够的活力,但目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的条件下,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作为要实现市场经济效率原则和社会主义制度要求相统一的国家,如何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真正做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结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三是新时期以来中国由一个封闭的社会走向开放的社会,中国在过去的将近 40 年时间里已经形成了开放型经济,由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和外汇短缺的国家转变为工业制成品出口占绝大多数、对外投资位居前列、最大外汇储备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由国际规则的被动接受者变为全球治理的积极参与者。如何应对因此带来的变化适应新的角色对中国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四是由人均 GDP 不足 200 美元的低收入国家变为人均 GDP 达到 7800 美元的中高收入国家。这是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和问题交织在一起,从国际经验来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很少有发展中国家能够顺利地实现从中等收入国家到高收入国家的跨越,大多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条件和环境,加大了完成这一艰巨任务的难度,惯常思维和理念无法适应新的形势新的挑战,也无法保证完成新的任务和实现新的目标,必须解放思想,实现发展理念的重大转变。
本文节选自《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年第12期 原标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定位、现实条件和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