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彩观点

陆小华:增强“一带一路”对外传播有效性的原则和策略

发布时间:2019-02-18 16:13:57 | 来源:凤凰网国际智库 | 作者:陆小华 | 责任编辑:魏博

“一带一路”倡议和合作进展传播的核心目标是在增进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增进共识和合作,以更好地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倡的“五通”目标: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这其中,民心相通是基础,也是实现上述前面四通的重要条件。

一、增强传播有效性的四个对策

要实现这样的传播目标,形成更有利于实现“一带一路”倡议和合作的舆论环境,需要优化理念与传播模式。在对内传播与对外传播越来越互动、互励的情况下,必须采取一系列对策增强对外传播有效性,以增强针对性、提高接受度、放大感染力、提升说服力。这四个具体目标它应当如何实现呢?

1、以国别研究为基础,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增强传播针对性。

“一带一路”涉及的国家和地区数量众多,区域广阔。面对如何庞大复杂的区域和群体,传播绝不能是大水漫灌式的,绝不能是简单地把它们当作一个对象、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做传播。有效的“一带一路”的对外球传播一定应当是以对国别的研究和理解为基础的,这样才能有效增强针对性。应当说,一个大国在走向强盛的过程中,它必然伴随着对世界诸多地区、国家、民族的深刻了解和理解,和被这些国家、地区和民族了解和认同。以此为基础,才能实现合作。“一带一路”倡议和合作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共同选择和愿望。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首倡国,中国的全球传播也必须建立在国别研究的基础上。最近,国家社科规划办宣布,国家社科基金从今年开始设立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重点围绕对国家战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研究投入不足的基础学科,对文化传承具有重要价值而急需抢救的濒危学科,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具有重要作用而有待加强的特色学科。涉及一级学科主要包括哲学、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考古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宗教学、民族学、语言学等人文基础学科。涵盖敦煌学、藏学、边疆史、边海防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历史地理学、地名学、中小国家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别史、周边外交及中外交往史、少数民族史、简牍学、古文字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外语小语种、因明学等学科领域。这其中,世界历史考古学、民族学、语言学等基础学科,特别是历史地理学、地名学,中小国家、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别史,周边外交及其中外交往史等等,更是与“一带一路”倡议和合作的对外传播密切相关。国家社科基金的新举措给“一带一路”全球传播提出了一个重要启示。

2、以更深入的受众研究为基础,提高传播接受度。

受众研究,在学术界和新闻传播实践领域,都是人们关注重点和持续研究的课题。但是面对“一带一路”的全球传播,面对复杂的受众群体,受众研究还必须更加深入和深化。传播必须建立在对受众群体心理、需求、习俗、禁忌了解、把握的基础上。很多时候,人们期望的传播效果没有实现,其原因,既有可能是与受众群体的需求不匹配,也有可能是与其习惯错位,更有可能是与其禁忌有所冲突。这时候,传播不仅达不到效果,甚至会产生负面影响。今天,中国需要推进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别研究,有了这样的研究成果,就可以更有效支撑更深入的受众研究,从而实现所期望的传播效果。今天,更深入的受众研究需要在新的时代条件和研究条件下更深入地推进,需要基于数据分析,更要注重对行为数据的分析;需要基于对受众心理和需求的更深入研究,更需要基于对传播效果的更深入研究;需要定性的研究,更需要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

3、以更有温度和硬度的故事增强感染力。

什么样的故事更有利于增进了解和理解,增进共识和合作?

讲故事,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介绍一件事如何发生的,而是在讲述中与受众有感情交流、价值观互动。这里的价值观互动就是它的硬度,感情交流就是温度。讲故事,从来都不是简单地重现发生了什么和如何发生的,讲故事必须在其中蕴含着受众所能体会到的思想和观点。好故事,应当是有温度又有硬度的。有思想含量,有足够思想性,又有高明表达的故事,才是好故事。今天在传播中需要的有温度又有硬度的故事,和现实生活中的故事,已经有的区别,其中已经渗入了想表达的思想和观点。只有蕴藏了思想含量和观点的故事,在传播实践中才可能得到比较好的影响。

4、以高明解读与创新表达提升传播说服力

新闻事实可以有多个报道角度,特定条件下最适合的角度,往往需要有心的发现和精妙的表达。有些重大新闻可以有多个解读角度,但传播力最大的可能是最简单又最说明问题的切入点。高明的解读和创新的表达是同等重要的。如今,传播者需要掌握新媒体的传播规律,要以独特的思维提炼新闻的价值点,要以专业的处理和加工能力确定最适合此刻传播的切入点,以对受众需求点、敏感点、关注点的把握确定稿件的共鸣点,从而驱动新媒体舆论场上的再传播。能够驱动人们愿意帮助再传播,驱动人们通过转发、点赞来放大传播的效应,就能达到更好的国别传播效果。同样,还需要以恰当的价值提炼和表达与受众在深层形成共振,从而实现通过传播增进认同和共识的目标。

这样的高明解读和创新表达,就能够以认知提升、形象塑造、身份建构、态度转变、价值认同、行为转化的全过程,以传播效果为实现战略目标服务。

二、实现传播有效性需要把握好的五个问题

基于服务“五通”的要求,增进了解理解、增进共识合作的传播目标,“一带一路”对外传播还需要把握几个问题。

1、以政治传播的标准把控传播行为

效果可控的传播才是好的传播。传播从来都不应当是一个随意释放出去的箭,不应该是随意泼洒出去的水,而应该对它的效果有预感、预见、预判,实现可以预计的传播效果,这才是好的传播效果。

政治传播是传播主体有意或无意,利用行为、语言等有意义符号,直接或借助媒体,向社会成员或域外受众,传播政治信息的现象、行动或过程。在我看来,

一切能够传递政治信息、获得政治效果、实现政治意图的传播都是政治传播。今天,在国际传播中尤其如此。因此,我们应以政治传播的眼光和标准,来评判、把控所进行的传播,实现所期望的传播效果,哪怕是所做的是文化、商业或其他领域的传播。

2、以内外并重的思维把控传播效果

传播已经不能简单区分为对内还是对外。对内传播与对外传播正在打通、互励、交叠,从而产生交互影响。今天,传播已经不能人为地区分为媒体传播、网络传播,正在呈现深度融合状态,形成融合传播。今天,人人都可能是传播者,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都可能是在做传播。传播,可能已经不是一种特意进行的行为。政治家、企业家、媒体人、公众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从事传播、参与传播,改变传播形态。

因此,今天必须以内外并重的思维把控传播效果。 以对内报道的效果要求,估量对外传播在国内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对外传播的效果控制标准,估量对内报道可能在境外产生的影响。

3、以增强权威性为基础优化传播效应。

高传播性不一定等于高影响力,高影响力不一定等于高权威性。在微传播时代,传播力并不是使用了互联网工具就自然获得,引导力必须基于新的理念和工具重新构建。在这样的基础上,要以增强权威性为基础优化传播效应。

4、以优化便利性为手段提升传播效率。

便利性决定传播的有效性,决定引导的可能性。今天,利用新媒体传播,必须以优化便利性为手段提升传播效率。移动互联网创业的基本规律,就是“便利性替代”。同样,传播领域发生的变化相当程度上也体现为“便利性替代”。增强便利性就可以增强传播的有效性。只有让受众接触、获得、理解更为便利,传播才可能更为有效。

5、以博弈思维为权衡赢得舆论斗争。

不可否认,在国际传播舞台上,以多种形态发生着舆论博弈和舆论斗争。面对西方国家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论调,面对国际舆论场上对中国的谣言和中伤,主流媒体在“一带一路”的全球传播中,必须关注舆论博弈,必须以舆论博弈为权衡努力赢得舆论斗争。在传播中,无论是议题设置还是对发生的新闻事件的反映,都必须有博弈思维。有了博弈思维,才能更有效把控传播效果,才有可能赢得舆论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