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will stay firmly rooted in Chinese culture. We will collect and refine the defining symbols and best elements of Chinese culture and showcase them to the world. We will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discourse and narrative systems, better tell China’s stories, make China’s voice heard, and present a China that is credible, appealing, and respectable.
专访希腊前总理:合作促进中西方文明交流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发布时间:2019-10-18 13:31:0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孙灵萱 | 责任编辑:孙灵萱
专访摘录
中国网:您认为本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亮点是什么?
乔治·帕潘德里欧:我很高兴能够再次回到北京,我来过中国很多次,这是我第二次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今天天气也很好,我可以看到北京的环境、空气也越来越好,所以说政府采取的政策也是有效的。对于此次论坛的亮点,我觉得“一带一路”论坛它能够将不同的人来聚集到一起,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包括中国、亚洲、欧洲、美洲和中东地区的人们都齐聚在此。我们除了论坛的主题之外,还开展了非常多的活动,当然基础设施也很重要,但是我们还有其他相关的活动。我们也关注其他重要的领域,比如说可持续发展,文化交流,人文交流等等,我们也会关注其他另外一些领域,比如说教育、健康、环境以及气候变化等。所以“一带一路”更像是一个能够让大家团结在一起开展合作的领域,来共同应对当前人类面临的一些问题。当然这对于和平和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来说也至关重要。
中国网:“一带一路”倡议为希腊带来了什么样的机会,两国在经济合作以及人文交流上取得了哪些成果?
乔治·帕潘德里欧:希腊和中国都是文明古国,虽然东西方文化不同,但是在很多方面我们能够互相理解,我们有非常强烈的历史责、责任感,我们都拥有很多历史传统,这也是中国与希腊之间开展良好对话的基础。
其次,希腊也通过一些大公司开展了大规模的投资。比雷埃夫斯港口就在雅典外,他将会成为地中海地区最大的港口。在希腊,我们也有一个虽然小、但充满活力的华人团体。希腊民众对于中国文化、中国语言的兴趣也更为浓厚了。比如儒家思想,孔子思想,针灸等。我的儿子来到中国学了针灸,现在他在克里特岛上在提供针灸服务。因此,两国间的相互了解与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希腊在欧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我们位于巴尔干半岛,接近中东地区,也接近土耳其,是欧盟的一部分。所以,这也非常有利于我们同中国、亚洲地区开展合作,以及巴尔干地区和北欧各个地区开展相关合作。

中国网:希腊是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汇点,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希腊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
乔治·帕潘德里欧: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创新和提出新的想法。希腊是非常著名的旅游国家,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来希腊度假,有的人来这里结婚、订婚,有的人会去圣托里尼岛去旅游。圣托里尼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岛,当然我们不止有这一个岛,希腊一共有300多个岛,都非常漂亮。
我们能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也能够学习我们的传统文化,学习我们的酿酒。我们也有非常强大的捕鱼业,这在我们的贸易合作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我们的年轻一代也非常擅长各种数字技术,编程和工程学等,所以我觉得中国的公司也可以考虑在我们这里建立一个办事处或者科技中心等。
当然我们双方之间的政治合作也非常重要。在我担任总理的时候,我当时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当时希腊也面临着金融危机,但是因为我们之间相互依存,所以如果希腊的经济崩溃,那影响的不仅仅是希腊,而是欧洲、美国甚至是中国和全球的经济。当时温家宝总理访问希腊的时候,他说中国会支持希腊,会向希腊投资,所以我们非常感谢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在希腊面临危机的时候给予我们的信任和支持。
一年之后,温家宝总理给我打电话说我需要你的帮助,我当时说我们是一个小国,中国是这么大国家,我们怎样才能帮助中国呢?他说有两万名中国工人被困在了利比亚,当时利比亚正陷入内战,而且非常令人遗撼的是战争还没有结束,他们被困在利比亚无法离开,处在危险之中。当时我们派遣了一个代表团来开展外交对话,跟各方开展对话。而且我们也派遣了一艘船只过去,顺利地把两万名中国工人接到了我们的克里特岛,之后他们从那里安全地返回了北京。
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的距离其实并不重要,我们是紧密连接在一起的。如果说我们不合作的话,我们就无法解决问题,而当我们一起合作的时候,我们就能以最佳的方式解决问题。
中国网: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您如何评价中国70年来的发展变化?
乔治·帕潘德里欧:这70年来,我们可以看到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战争年代到改革开放并且融入世界经济,中国让多数的贫困人口脱贫,这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的一项。中国能以这么快的速度让这么多的人脱贫,我觉得这应该也是世界上首次。与此同时,中国也实现了非常迅猛的发展,中国在科技、教育和研究领域方面发展迅速,现在中国在技术和研究领域甚至是领先全球的。当然,中国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习近平主席也提到过,其中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生活,让更多的中国人迈入中产阶级,面对气候变化以及财富分配不均等问题等等。当今的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更多的时候是参与到全球活动中。中国正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合作,与世界各国建立良好的关系,这也正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初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