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先锋

【学习先锋】大运河文化带迎新机遇 保护传承利用要系统发力(上)

发布时间:2020-05-30 12:45:0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蔚力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华民族流动的血脉,是一条承载着密集文化基因的大动脉。

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遗产项目。2019年2月,中办、国办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提出要按照“河为线,城为珠,线串珠,珠带面”的思路,合理划分大运河文化带的核心区、拓展区和辐射区,保护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统筹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面对大运河文化带成功申遗“五周年”与新的历史机遇,中国网政协频道、《议库》平台推出中国同心圆第4期,专访全国政协委员、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刘佳义,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院长张廷皓,江苏省政协委员、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主席朱民阳,为进一步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建言。

大运河申遗后“这五年”:形成生态自觉和文化自觉

2014年6月22日,“大运河”文化遗产项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同年8月,第十二届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学会联合举办的“中国大运河世界遗产保护座谈会”在京召开。参与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的专家、学者等30余人,为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目录》后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新挑战建言献策。

刘佳义表示,全国政协持续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建言,“十多年前,大运河申遗就是经全国政协调研后提出建议,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大运河申遗工作最终成功了。”

大运河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据统计,世界上有520多条运河,分布在50多个国家,沿线3000多座城市和上万座古镇,中外运河文明需要进一步加强交流互鉴。

朱明阳表示,大运河与长城同为中华文明的“金色名片”,申遗成功后又成为世界公认的文化符号,但与长城相比,大运河的国际知名度还不高,运河保护、传承和利用的中国经验、中国智慧等还未得到广泛知晓和认同。

对大运河申遗后的“这五年”,张廷皓表示,五年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沿运河的各省市都由地方党委牵头,组建了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各省也都把大运河保护条例纳入到省立法计划,“这样的重视程度是第一次。”

张廷皓说,今年2月推出的《规划纲要》是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全面认识,目前国内各省市都在修订过去的规划,要把既定的规划纳入到顶层设计当中去。

“五年来的最大成绩就是逐步形成共识。”朱民阳表示,大运河是流动的河流,也是一个流动的文明,特别是沿运河这么多的文物古迹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有些是抢救性的保护,有些是应用性的保护,有些是恢复性的保护,这些方面逐渐形成了一种生态自觉和文化自觉。”

组建国家大运河文化研究机构 完善法规体系

1981年12月,第五届全国政协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茅以新提出《建议恢复并扩大南北大运河案》。此后,历届全国政协都有委员通过信息、提案、大会发言等形式,推动大运河保护。

2018年9月,全国政协副主席刘奇葆率“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重点提案督办调研组赴北京、天津、河北进行调研,着力将大运河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续写千年运河的壮美篇章。

2019年4月,全国政协副主席刘奇葆率调研组再次赴山东、江苏调研,了解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规划纲要》贯彻落实情况。

全国政协委员、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刘佳义介绍:“我们先后走了8个省市,40多个市区县,50多处大运河遗址和40多个古镇和文化项目。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了深入的了解。”

根据调研情况,刘佳义建议,应完善大运河保护的法规体系,可参照长城保护条例尽快制定大运河保护条例,推动沿线各省市出台大运河保护管理办法,明确时间表、路线图。

“应组建国家大运河文化研究和建设的咨询机构,创立运河群,列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研究。”刘佳义进一步建议,应开展对大运河山东济宁以北的通水通航问题研究,“我们在调研当中感到,济宁以南这边是通水通航问题不大,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济宁往北河段基本上是干枯的。前一段用南水北调的水进行了试水,大运河河道注入水以后就形成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有水才有灵气,有水才有沿线的文化。”

“同时,世界运河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运河文化、运河生态和运河产业,国际上运河保护和治理已探索出许多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引进来’工作还需加强。”朱民阳说。

大运河保护应更加系统保留视域廊道 不要乱建

2014年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今年中办、国办又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全社会文物保护和生态保护的意识大幅提高,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迎来历史最好时期。

刘佳义表示,今年《规划纲要》出台后,各地都在积极制定落实的具体措施,“现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正处于一个较好的发展时期,我相信这个《规划纲要》的落实将会给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带来新的机遇和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张廷皓说,要挖掘大运河遗产文化在保护、传承、利用当中来发挥的新功能,活化运河历史文化,输出文化产品,打造运河文化品牌、发展运河文化产业、构建运河城市带。保护、传承、利用要更加系统地发力。

前景光明,机遇无限,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也存在着需要面对的挑战和问题。朱民阳表示,水无界风无边,大运河的保护、传承与利用具有系统性、复杂性的特点,最终一定要走法治化道路。

张廷皓提出,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过程中要重视文物保护,做到文化遗产的本体保护和地下的文物保护相统一,“另外要设立一定的视域廊道,大运河能看见的地方,不要建乱七八糟的东西,像现在我们看到大运河周边有些房地产开发高楼林立,这个一定要避免。”

“这是活着的河,也是生生不息的河,也是给了我们生命的河。”朱民阳表示,在大运河保护传承过程中,人们逐渐树立起生态自觉,“我们感觉到沿运河的绿色越来越多,水越来越清了,但如果我们真正沉下去看、深入调研的话,运河水的治理和保护,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