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慕课

(第十一期)乡村振兴有利于应对复杂全球化大变局

发布时间:2020-09-21 08:30:0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蔚力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习近平

鲁迅先生曾说过:“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实现共同富裕,就是一条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的不凡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如果把共同富裕放到更深邃的历史维度和更宽广的世界格局中去考量,我们就能更深刻地领会到总书记这一重要论断的历史分量和战略考量,就能更清晰地看清楚共同富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共同富裕既萃取了中华民族5000年优秀历史文化,彰显了中国人民对理想社会的无限渴望;又承接着社会主义对于人类平等、解放和美好生活永不停歇的追求,着眼开拓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更倾注了对全球治理和人类未来发展的深切观照,致力于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原创性实践。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天下大同”的思想。纵观中华民族文明史,实现共同富裕可以说是广大民众最质朴的生活理想。从《易经》的“裒多益寡,称物平施”“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到《礼记》“黄帝正名百物,以明民共财”,从管子“以天下之财利天下之人”、老子“损有余而补不足”到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朴素的共富意识源自古人对“天地之道”的探求。先秦思想家们认为实现理想的社会状态,需要保障人人有追求富裕的机会,强调下层民众的富足安乐,“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因此希望施政者“为政以德”“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最终实现社会“大同”。统观早期农家的“并耕而食”理想、道家的“小国寡民”理想、儒家的“大同”理想,以及近代康有为的“大同理想”、孙中山的“天下为公”,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对幸福生活、共同富裕的憧憬和追求从未止步。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揭示了人类从贫穷走向富裕的最一般基础和前提,即社会物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因此有人评价——“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共同富裕只不过是人类的一种幻想而已。”马克思主义对于共同富裕的理论支撑,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反杜林论》《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等经典著作中都能找到。马克思指出,在未来的社会主义制度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生产资料私有制是造成资本主义社会两极分化的根源,因此消灭私有制是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富的前提。马克思通过分析剩余价值发现了资本家依靠剥削工人发财致富和无产阶级日益贫困的真正原因,明确阐述了他所创立的革命理论和未来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所有人的富裕”。他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列宁曾深刻地总结说“只有社会主义才可能广泛推行和真正支配根据科学原则进行的产品的社会生产和分配,以使所有劳动者过最美好的、最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