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用典

【学习用典】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发布时间:2021-01-15 09:00:0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蔚力

典故出处

[春秋]孙武《孙子兵法·虚实》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典故释义

用兵布阵没有固定不变的战术,如同水流没有固定不变的形状。

周显王十五年(前 354),魏惠王为泄旧愤,派大将庞涓攻打赵国。庞涓建议直接攻打赵国都城邯郸,魏王从之,拨五百辆战车以庞涓为将,直奔赵国,包围了邯郸。

急难之中,赵成侯只得派人向强大的齐国求援,并许诺在解围之后将中山之地赠予齐国。齐威王答应了赵成侯的请求,派大将田忌领兵救援,并起用从魏国救回的孙膑为军师。

孙膑认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平息纠纷要抓住要害、乘虚取势,双方受到制约才能自然分开。因此,他建议田忌更改行军路线,直接进攻魏国都城大梁。田忌听从了孙膑的建议,趁着魏国兵力空虚,率领大军直接围攻魏国都城大梁。

庞涓听闻齐军围攻大梁,急忙撤离邯郸回师救援。不料,齐军在桂陵设下埋伏,魏军长途跋涉,疲惫不堪,在齐军的突袭之下溃不成军。庞涓勉强收拾残部,退回大梁,齐军大获全胜,邯郸之围遂解。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的故事。